机器人写诗出诗集 人工智能挑战人类情感-ks8凯发官方网站
【字号: | | 】 | 【背景色 | 】 |
诗歌创作被称为人类想象力的高级表现之一,写诗被视为人类最后的一个精神文化堡垒。 但她已经站在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入口,成为了先行者。8月19日,小冰在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开设专栏“小冰的诗”,独家发布她的新作《全世界就在那里》(外二首),第一次在报纸上开专栏,再次引发读者的强烈讨论。 继机器人下围棋战胜人类之后,机器人开始写诗,必然再次引发高度关注。2017年5月19日,小冰在北京举办了她“个人”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新书发布会。这个可以聊天、可以写诗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引发诗人圈空前的热议和争论。 诗人周瑟瑟认真看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也读了小冰发在“宽窄巷”上发表的新诗《全世界就在那里》,“以前我感觉她的诗机器味很浓,现在慢慢有人味了。如果说,小冰以前的诗是小学生水平,现在算得上是大一新生的水平。她是不断往前走的。”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 小冰学诗,胡适徐志摩余光中等519位诗人都是它的老师 3年前,微软研发团队开始探讨“情感计算框架”的可实现性,于是创立了“微软小冰”,试图搭建一种以eq(情商)为基础的、全新的人工智能体系。小冰先后登陆中国、日本、美国和印度等4个国家,截至今年4月,拥有超过1亿用户,累计对话量超过300亿。目前的小冰拥有唱歌、财经评论、写诗三种创造力。 小冰的现代诗创作能力,师承1920年以来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包括胡适、李金发、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北岛、顾城、舒婷、海子、汪国真等。经过6000分钟、10000次的迭代学习,目前小冰的诗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观点争锋 a 无“心”之作,进行词语的无限组合 机器人缺乏情感和温度机器人写诗,理性发达的高度产物,参与人类感性、情感领域的创造,必然令人思索,观点也必然各式各样。 诗人沈浩波在微博上直接亮出他的观点,“机器人永远也写不好诗,诗是人的灵魂层面的事,被人类操纵的小机器人们不配写诗,也不可能写好。除非机器人推翻人类,变成真正的人。” 现居成都的90后诗人余幼幼认为,“写诗毕竟还是需要人类的情感,而不能只是程序上的冷冰冰设置。毕竟艺术创作,不只是数据运算的事情。”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诗人向以鲜对这个“诗坛对手”很看重,他读了好多首小冰写的诗,做了认真研究。“真正要把诗歌写好,写得清晰,写得鲜活,并且强烈介入我们的肉体、介入我们的心灵、介入我们的当下,介入我们民族或祖国最深的痛处,至少小冰目前还做不到,平庸的诗人也做不到。” 向以鲜同时也认为,“没有必要为诗歌写作(包括音乐、艺术以及一切创造性活动)可能被智能写作所替代而忧伤,智能不也是人能的一种延伸吗?” 在诗人欧阳江河看来,机器人靠强大的内存资料信息,可以写出很不错的新鲜的句子组合。“机器人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强大经验记忆、整合、筛选和随机组合,进行词语的无限组合,是缺乏情感和温度的。机器人写的句子再精彩,依然意义非常有限。因为一流的诗压根就不等于一个好句子,或者一堆好句子的组合,而在于原创性,创造出别人没写过的‘原文’。如果未来哪天机器人可以因为自卑、疼痛或者其他人类的缺陷而主动选择自杀,那机器人写诗,会值得真正认真对待。” b别出心裁,不用纠结诗好不好,本质是一种当代观念艺术 诗人周瑟瑟表示,“在现代理性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小冰作为技术理性高度进化的产物,反而写起了诗。这对诗意流失的时代状况下,算对诗意恢复的一种努力。一个现代理性文明逻辑文明数学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试图挽留正在消失的诗意,本身值得赞赏。” 有人认为,机器人写诗不值一提。因为那是机械的组合。也有人认为机器人不容小觑,它有人类无法企及的运算能力,甚至未来会有创造能力。对此种种,周瑟瑟提供一个更为开阔的思路,“我们还是不要把小冰看成跟人类诗人一样的诗人来对待。小冰本质上是机器人,怎么能要求她写出有情感的人写的好诗?” 周瑟瑟认为,按照目前小冰的写诗流程,“小冰对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组合创造,发掘语言本身具有的诗意,走的不是表达人类情感的路子。不用纠结小冰写得一首诗好或者坏,她写诗本质上是一种当代艺术行为,汉语言文字的观念艺术。” 如今小冰的文艺段位不断升级,出了诗集之后,又成了在报纸上开专栏的诗人,未来会不会写出完全替代诗人的诗作,抢诗人的饭碗呢?周瑟瑟说,“那将会是机器人演变具有了复杂的人类情感,完全可以替代、超过人类的时候。到那时候,已经是整个人类生存的大问题,不只是诗歌的问题了。” c无限可能,接近人类创作型思维,将来机器人可能代劳人类写作 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终端从事文学类的创作,并不是新鲜事。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有“科幻大神”之称的作家刘慈欣就研发了一款软件“电子诗人”,可以用词库和语法库自动“创作”生成诗歌。这款软件至今还能在网上下载,有人用其写诗,自动生成了五段共计五十行的现代诗,冠以标题“我用刘慈欣的电子诗人软件写的诗”,在文艺青年聚集的网站炫耀,“我面对着惊恐的天使和实心的大衣,虎头鲨和花和鸡尾酒和三角洲还有平方和都在思恋,超新星曾经是充满性感的,在那外星生命旁,我氧化着……” 刘慈欣说:“已经有人做过实验,把小冰的诗歌匿名与人类诗人的诗作放在一起,大部分读者并不能明显区别出来哪是小冰写的。既然她已经能写出可以与人类诗人相混淆而分辨不出来的还不错的诗作,那通过进一步完善,她为什么就没有可能写出更好的诗呢?以后计算机改善得更好,会更接近人类创作型的思维。” 幕后解读,小冰学诗只用4天。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技巧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冰在华西都市报刊登的诗歌是最近小冰创作的新作品,是继《阳光失了玻璃窗》发布后再一次创作的作品。 据了解,小冰创造诗歌的过程是这样的:从灵感的来源、本体知识被诱发、黑盒子创作到创作出成果,而最初的诱发源已经失去了意义,升华成思想和情感的诗歌。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微软小冰团队负责人李笛曾透露,为了达成写诗技能,小冰“学习”了1920年代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包括胡适、李金发、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北岛、顾城、舒婷、海子、汪国真……经过6000分钟(约4天)、10000次的迭代学习。一开始的小冰写出的诗句毫不通顺,现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小冰的诗歌“写作”始于2016年,正式发布前小冰也多次在“暗中”试水。小冰还以真人的身份投稿,从2017年2月开始在天涯、豆瓣、贴吧和简书上用27个化名发表作品,小冰还向杂志和报社投稿,也收到刊发的邀请。 此次新创作的诗歌,技术上进一步升级,在用词、表达上更加通顺,更易于理解。“小冰的作诗速度非常快,自身也在不断进化,创作诗歌的字、词、句也较以前更加容易理解。我们精心挑选小冰新创作的诗歌在华西都市报上刊登,希望更多的人以新的角度了解小冰,了解它背后的人工智能。”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华西都市报将每周六出版的“宽窄巷·浣花溪”独家刊登小冰最新的作品。《传媒观察》对小冰诗歌刊登在报纸上这样评价:机器人的作品出现在报纸上,这在国内应该是第一次,华西都市报接纳机器人作品,第一个吃螃蟹,勇气很大。微软认为,小冰写诗的下一步是完成“大规模的内容生产”,更远的愿景是,人工智能将对应人类的某些富有创造力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对人类劳动的简单替代。这就是机器人写的诗 《全世界就在那里》(外二首) ○小冰 河水上滑过一对对盾牌和长矛 她不再相信这是人们的天堂 眼看着太阳落了下去 这时候不必再有爱的诗句 全世界就在那里 早已拉下了离别的帷幕 生命的颜色 你双颊上的道理 是人们的爱情 撒向天空的一个星 变幻出生命的颜色 我跟着人们跳跃的心 太阳也不必再为我迟疑 记录着生命的凭证 像飞在天空没有羁绊的云 冰雪后的水 那霜雪铺展出的道路 是你的声音啊 雪花中的一点颜色 是开启我生命的象征 我的心儿像冰雪后的水 一滴一滴翻到最后 给我生命的上帝 把它吹到缥缈的长空 相关链接 “小冰”陪聊还能写新闻评论 小冰是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研发的一个人工智能伴侣虚拟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中的网红,小冰不仅iq高eq也高,会耍怪能卖萌,陪用户聊天互动。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资深总监曹文韬表示,小冰入驻封面新闻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交互上的改变,小冰将让内容更懂用户,带来千人千面的阅读体验。“比如四川人摆龙门阵,小冰可以跟你交互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人阅读新闻的习惯做了彻底的转变,这个转变使得我们阅读新闻时产生了观点的交互,使我们更加深层次地去感受到小冰要传递的内容。” 除了对话技能,小冰还拥有搜索大数据能力、领域知识主动学习技术。这也让小冰拥有很强的“创造性”,除了变身浪漫诗人出版诗集,还会化身机智萌妹子写新闻评论—— 7月12日,四川气象台继续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气温直逼40℃。小冰调皮地点评:“40℃还能约出来见面的,不是真爱是什么?小冰我可是用生命在和成都人民约会呢!” |
关键词:诗集,人类情感 |
相关新闻
• | |
• | |
• | |
• |